近日,市二医院重症医学科办公室迎来一对特殊的父子。一年多前小伙子还在ICU病床上靠各种管道,机器维持生命,而这一天,他却能将亲手制作写有“医术精湛,医德高尚”的锦旗献给曾经和他一起战胜死神的重症医学科全体医护人员。旁边的父亲几度哽噎,只为表达对医护人员的感激之情。
时间还得回到2017年2月9日,这本是一个平常的日子,但对于小伙子来说,那就是苦难的开始。小伙子在上班时突然倒地,四肢抽搐伴意识不清,被紧急送往附近医院抢救,被诊断为癫痫持续状态,治疗3天后因病情加重转入长沙湘雅医院ICU治疗。通过半个月的治疗,他的意识仍呈昏迷状态,并需要持续给予大剂量镇静,解痉药物来减少癫痫发作次数和发作时间。因治疗费用昂贵,效果不理想,这个贫困的家庭联系了市二医院并转入重症医学科治疗。当年的3月5日,那天天空淅淅沥沥飘着小雨,小伙子由120急救车,戴着车载呼吸机,一路颠簸转运到萍乡市第二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。
主治医师在接诊病人,充分了解病人情况后,不由眉头紧锁,摆在医护人员面前的问题刻不容缓。其一、患者因长期的镇静,卧床,双肺出现严重的感染,高热,肺部大量痰液引流不畅,更糟的是外界任何刺激都会引起癫痫持续发作,增加治疗难度。其二、因身体长期处于高消耗状态,小伙子早已瘦成皮包骨,全身多处压疮,而每次抽搐,肌肉痉挛产热引起全身大汗,皮肤潮湿,增加护理难度。问题切切实实的摆在那里,尽管不忍心,医生还是告诉家属接下来要面对的一切。小伙子的父亲拉着医师的手说,“只要还有一丝希望,我们都不放弃。”面对困难,医护人员都没放弃,为其制定合理,有效的治疗方案,科室医护积极讨论,请相关专科专家商讨对策,共同努力。医护人员调整镇静深度,更换抗癫痫药物,更换气切导管,通畅气道。胸部物理治疗,痰液引流,体位改变,生活护理应用集束化护理理念,减少刺激次数,降低癫痫发作次数,积极抗生素治疗,经过一系列强有效的治疗,患者肺部感染逐步得到控制,低氧得到改善,抗癫痫药物起效,抽搐逐步控制,镇静药物也可逐步减量。通过应用集束化护理理念,减少抽搐次数,最大限度保证皮肤清洁干燥,减少受压部位时间,积极创面保护,联合肠内营养支持,患者压疮得到有效治疗。
在医护人员日日夜夜的精心守护下,医疗护理高强度的支持下,小伙子成功脱离呼吸机,停用镇静,解痉药物使用,他再一次睁开眼睛,在医师的引导下能完成简单的抬手,抬脚动作。经过近20天的抢救治疗,病情有效控制,于3月23日转入神经内科进一步专科治疗。就这样,在医患同心,不抛弃、不放弃之下,小伙子最终和死神擦肩而过。他的父亲喜极而泣,连声道谢,并承诺等他儿子康复后,由他亲手制作一面锦旗送给和他一起共渡难关的亲人们。患者和患者家属兑现了他们的承诺,而广大医护人员帮患者向死神争取到了这个机会,并不是要一名锦旗和一声感谢,只是让医护人员觉得“工作值得”。